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
发布日期:2025-04-14点击率:28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

  (1)严格水污染管控

  为改善水生态环境,首要任务是控制污染源。针对工业排放问题,需对企业进行整治,减少主要水体流域周围工业企业的排放量,并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控,严厉处罚违规排放行为,并提高新建项目及高污染企业的审批门槛。

  (2)强化城镇生活用水管理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集中处理,严禁在河道周边堆放垃圾,并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入河。

  (3)农村地区污染治理

  农村地区需关注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推动水产养殖向生态渔业转型,减少湖内鱼饵和饲料投放,缩小围栏网养殖面积,必要时采取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此外,科学施肥、禁止焚烧秸秆以及加强农村水体和河道保护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污染的进一步加剧。

  (2)强化水环境监测体系

  为持续跟踪水生态修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应对问题,同时不断完善保护和修复措施,提高保护效果,必须加强水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定期上报环境监测数据,对重点污染区域进行深入排查,并严厉打击非法排污企业。

  (3)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湿地作为天然的水污染治理屏障,具有强大的净化功能,能够拦截径流携带的泥沙和污染物,并调节水量。因此,启动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至关重要。这包括在生态受损严重或原水产养殖湖水区域,通过种植和投放原生水生植物,逐步建立和恢复水生态系统,构建更为复杂的水生生物食物链,从而增强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全面推进河道整治

  为应对河流中普遍存在的淤泥沉积和垃圾问题,应系统开展河道整治工作。整治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河流的左右两岸及上下游,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利用河道的季节性变化,适时进行清淤。对于那些受冲刷严重的河岸,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同时,应尽量保持河岸及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特征,维护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从而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工程对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可以通过利用河道周边的石块来砌筑河岸,以降低成本。

  (5)加强水生物种保护

  针对水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的区域,应强化对现有水生物种的保护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同时对搁浅或受伤的水生动物进行及时救治,并在适当时候放归自然。通过清理河道淤泥、垃圾及过度生长的水生植物,为水生动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6)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确保各项制度和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应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水生态污染监测数据真实性的监督。对于不作为或造成重大失误的相关责任人,应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来源:微光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