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5省,这一项为何首次成为督察重点?
发布日期:2023-11-23点击率:114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5省,这一项为何首次成为督察重点?

  11月21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第三轮第一批督察,共组建5个督察组,分别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个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再次启动,这一轮督察与前面几轮相比有什么新变化?为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首次成为督察重点,顶端新闻记者进行了梳理采访。

  11月2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海南省动员会召开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公众号

  变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首次成为督察重点

  相比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第三轮督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关注重点”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和淘汰落后产能情况;

  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此前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

  对比了第二轮第五批、第六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关注重点”,顶端新闻记者发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关注重点”中。

  回溯:环境部多次到地方暗访 发现“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造假问题”突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督察重点中不仅提到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特别提到了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也就是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再只是看看环境基础设施有没有,而是还要看看环境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吗?

  回顾这两年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的暗访情况,我们会发现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列入督察重点可以说是事出有因、早有预兆。

  2021年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到河北省唐山市暗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落实情况,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发现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唐山金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春兴特种钢有限公司和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并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

  2023年2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对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开展突击检查。检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2023年6月8日至9日,黄润秋又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对银川市的部分企业污染治理情况开展突击检查。 检查发现,宁夏宝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夏一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生产台账虚假填报等违法违规问题。

  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带队赴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和韩城市,对涉气重点企业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经检查发现,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韩城市的多家企业亦存在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等问题。

  “有的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添加处理药剂,治污设施形同虚设,长期超标排放;有的企业违规篡改自动监测设备参数和后台计算公式,伪造监测数据,编造生产运行台账,企图掩盖违法排污事实;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未经现场采样即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在今年生态环境部的一份通报中,我们看到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和数据造假,已经成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一个“痼疾”。

  影响:零容忍查处环境数据造假 有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近两年,全国各地环境部门查处的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造假案件非常多,很多人因此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河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博云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唐有良说,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列入本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重点,是非常接地儿气的行为,显示了生态环境部门以 “零容忍”态度查处环境造假行为的决心。

  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生态环境部公布3起环境数据造假案件,其中在广东国环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监测弄虚作假案中,公司被判处罚金20万元,总经理罗某慧等5名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至1年两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在6月份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表示,除了生产企业为逃避执法监管,铤而走险外,还有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生产企业逃避监管、投机取巧的情况。“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环保数据造假行为。”

  可以说,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持续释放鲜明信号,表明整治数据造假已成为当前生态环保领域的重头戏之一。

  而此次中央环保督察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列入督察重点,无疑是再次给一些企业和环保第三方服务机构敲响了警钟。

  对此,唐有良律师建议企业强化环境守法意识。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也有类似规定。环境守法是所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任何企业都不能以侥幸和观望的心态来逃避环保责任,忽视环保、心存侥幸,靠弄虚作假、逃避监管来获得非法利益,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