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律师网—北京环保律师—北京凯诺律师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法律热线:
010-53359288 / 18601155977

渭南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发布日期:2025-05-08点击率:23

  渭南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向渭南市下发了2024年生态环境有关指标完成情况审核结果。结果显示: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41,同比下降8.32%;优良天数250天(优34天,良216天);PM10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PM2.5浓度为4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PM2.5浓度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佳。

  这背后,是渭南市科学治理的理念升级、技术创新的不断赋能以及社会共治的积极探索,渭南市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科学调度 精准施策

  2024年2月9日是除夕,渭南市空气质量为良。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2024年春节期间,渭南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宣传引导、督导巡查等措施,强化指挥调度,注重动态防控,实施全天候巡查,倡导绿色过节。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全体成员下沉一线督导。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除夕当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良,实现八年来春节空气质量首次“达标跨年”。

  蓝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尺。2024年,渭南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进展,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各县(市、区)、市级各相关部门相继制定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凝聚起大气污染治理的强大合力。

  工作中,渭南市严格落实“75311”指挥调度机制,即提前7天精准预测预报,提前5天分析评估,提前3天管控调度,每一天全时段值守,一支队伍督导检查。通过这个机制,市、县、镇、村根据会商研判和调度指令,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管控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同时,渭南市会同关中地区同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严格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全域联防联控,2024年发生重度污染天数两天,同比减少14天。

  多点发力 全面治污

  现场围挡规范,喷淋设施、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正常。在渭南市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措施已是标配。2024年,全市规划区内共有建筑工地288家,认真落实工地扬尘治理“6个100%”措施,全部安装使用了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信息化监管。

  大气污染治理点多面广。渭南市坚持多点发力、源头治理,切实巩固治理成效,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针对道路扬尘,渭南市细化不同等级市政道路的“冲扫洗收”作业模式,对548条市政道路,采取“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等模式,加密机械化清扫保洁频次,有效降低了道路积尘负荷。目前,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其他县(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渭南市完成老旧柴油货车淘汰1242辆(含韩城),占全年任务的104%,10月底率先在全省提前超额完成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年度任务。

  此外,渭南市积极推进主城区汽修企业搬迁,重点区域11家汽修企业已完成搬迁。大力推广农业领域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96%。清理禁燃区违规散煤销售点位5个,查扣散煤190吨。全市规划区内产生餐饮油烟的门店5652家,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10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全部实现信息化在

  线监测。

  结构调整 绿色转型

  渭南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供热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筑牢长效治污根基。

  在中心城区,一辆辆载着乘客的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穿梭而过。截至2024年12月底,渭南市新增更新出租车314辆,其中新能源车辆279辆,占比达88.85%;新增货车5157辆,其中国六标准和新能源货车4290辆。

  同时,渭南市加快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全市(不含韩城)铁路货运发送量达1618.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4.9%,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铁路运输比例达90.5%。

  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26家,国家级绿色产品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成为全市制造业全方位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24年4月,大唐蒲城电厂#1、#2号机组关停,转为应急备用。2024年11月24日,华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建成新能源发电装机709万千瓦,装机量居全省第二,“绿电”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

  供热结构实现新突破。建成大唐秦电热电联产集中供暖项目和渭南市低碳智慧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主城区新增地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关停华阴市采暖燃煤锅炉270蒸吨,削减燃煤3.5万吨。

  从扬尘治理到工业减排,从能源结构优化到绿色出行推广,渭南市打出了一套涵盖多领域、多维度的“组合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守护蓝天白云。

来源:中国环境网